你是容易重蹈覆轍的人?還是絕不貳過的人?
在會議或是與人約定好要碰面的約會,堀田每次都會遲到個兩、三分鐘。
堀田本人也很清楚自己這個毛病,但在心中總抱持著「 遲到一下子應該無妨 」的僥倖念頭,同樣的問題過一再重複,最後影響到重要的工作。
堀田為何會老是重複遲到這種失敗的過錯呢 ? 容易重蹈覆轍與絕不貳過的人、總是失敗與經常成功的人,他們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同 ?
成功的人不會讓失敗變成單純的失敗
在職場上,獲得工作成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那是能達成自己與周遭人期待的結果。
至於失敗,換句話說則是指所達成的結果比期望中要來得差,因此不斷重複失敗的人,或許可視為是一種不擅長設定期待的人。
真正的成功者可以在好幾次的嘗試後得到預期中的結果,然而即便是成功者也有遭遇失敗的時候,但他們不會讓失敗以單純的失敗告終,也不會對原先無法達成的期待置之不理。
從失敗中學習並加以改善,再度建立起新的期待至於會重蹈覆轍的人,無法從失敗中獲得到任何教訓,而且還會無意識地在心中給自己打上 「 × 」 號。老是遲到個兩、三分鐘的堀田就是這類人。在很多時候,這種人的參與感與責任感都明顯不足 。
絕不重蹈覆轍的人會
那些不會重蹈覆轍的人,一旦遭遇了失敗,一定會在心中檢討下次避免犯錯的策略。
舉例來說,他們在得到失敗的結果時,通常會以如下的方式自問。
「 如果下次要成功該怎麼做 ? 」
「 從這次的失敗中學到了什麼 …… ? 」
這麼一來失敗就不會只以單純的失敗告終,而會變成一種學習的機會。
舉例來說,某人曾不小心搞錯了與客戶碰面的時間,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他改善了管理行程表的方式。
例如,在前一天務必要檢查翌日的行程,或是有重要的會議要參加時,得事前寄出確認用的電子郵件等,這麼一來他就很難再犯搞錯見面時間的這種錯誤了。
當然客戶對他的信賴感也會提升這麼做需花不少時間,不會重蹈覆轍的人,仍然會利用 「 反省 + 檢討對策 」從過去經驗中找出實行計畫的方法 。
將失敗化為轉機的人會
那麼,該如何讓失敗不以單純的失敗收場,而能變成一種轉機呢 ?
某位業務員訂定了為期四季的業績目標,為了達成 ( = 成功 ) 又更細分為每週的業績目標與行動計畫。
這一季的每週業績目標設定為一百五十萬元,結果在每週的業務會議報告提出。
雖然如此,也不能保證每週都能達成目標,總有因為某週無法達成目標而遺憾、失落的時候然而,她並不會對這種失敗耿耿於懷,反而以此結果為基礎重新分析顧客的需求並進一步進行新顧客的資訊收集,巧妙地調整之後的行動計畫與目標設定。
這位業務員這麼說。「 只要在描繪出達成目標的具體方法與手段前,先進行必要的準備與資訊的收集那自己就能很有信心地說出『 這樣的話一定可以達成一百五十萬 』 的保證了。」
某位公司經營者也說 「 訂定目標後,如果在期限前都無法達成,不要只顧著沉浸在失敗與悔恨中,應該藉這次機會重新確認 ( 或修正 ) 目標。沒有達到目標時,不妨心想 『 怎麼能就此放棄呢 ? 這可是我重新訂定目標的大好機會 』。」
這位創業家已將公司營業額提升至每年兩百億日圓以上,甚至連股票也上市了,但他依舊如此謙虛地對表示。不要把自己打上 「 × 」 號。
在 NLP 的基本前提中有一句話「 這並非失敗,而是學習的機會 」
如果我們將某件事定義為 「 失敗 」 甚至就此置之不理,那麼最後就連自己 ( identity ) 也會被打上「 × 」的印記。
堀田口中常掛著,或是心裡常想的「 說這個好像不太好 …… 」、「 算了,也罷 」、「 遲到一下而已 」 等話語
其實背後就隱藏著對自己輕蔑、貶低自我價值、輕忽狀況以及人際關係疏於建立等諸多事實,至於能將失敗轉化為學習機會的人,則不會隨意將 「 × 」 號打在自己身上,而是努力以 「 O 」 的方式思考,並採取新的行動,甚至不斷對新的行動進行修正。
假使這麼做依然無法符合預期時,這些人會以如下的方式自問。
「 自己真正想達成的目的是什麼 ? 」
「 假使未來有相同的機會,自己會想怎麼做 ? 」
「 自己希望下次出現何種結果 ? 」
這些提問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究竟對目標究竟有多認真。
這種時候不需要追究 「 為什麼會失敗 ? 」 尋找原因,反而應該要以 「 目標是不是太模糊了 ? 」、「 自己想成功的心情有多強烈 ? 」 來強化信心。
日子每天都不一樣,市場與個人興趣也無時無刻不在改變。某些乍看之下像是失敗的結果,或許也能誕生出嶄新的未來,甚至創造出更豐富的成功果實。只要我們能發揮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 失敗 」可以說是提醒我們在設定目標時應該可以採取其他手段的一種訊息 。
文章整理者:黃柏睿Robert
以上文章摘至:圖解NLP惡魔說話術【實例篇】
出版社:世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