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會代表台灣微軟公司到一些企業進行微軟新產品的說明,由於是新產品,因此偶而會聽到小部份的聽眾會有如此的聲音:“天啊!之前用的版本都還沒有學會,怎麼又有新的版本推出了?”或許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也曾經聽過或是看過這樣的情景,是嗎?
以多元的觀點來思考問題
如果我們用[三位人稱]的方式來思考這個問題,也就是多元觀點,或許將會有不同的解讀結果。
首先是第一人稱,當然也就是我們自己,也許我們能看到的是: 這些新功能似乎很花俏,畫面的確變更美麗了,接著,內心可能會說:之前的版本我似乎都還沒學會,怎麼又推出新版本了!接著,我們再換成第二人稱,也就是軟體公司!以軟體產業的角度來看,為了維持企業的競爭力,不斷推層出新是必然的手段,既然如此,以今天的日期扣除之前版本推出的時間,已經X年了,如果該產品沒有新的話題或是新產品,其產品的生命必將進入萎縮,藉此,勢必要有新版本的推出,才能維持產品的競爭力。
最後,我們再切換到第三人稱,這個人稱的角度或許是:市場分析師、營運專家或是客戶的心聲,他站在兩者共同觀點的角度來看事情,以電腦工具的例子來說:現今的大環境,大多數用戶的電腦操作行為已經由傳統的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移轉到平板電腦,對於需要隨時隨地辦公的使用者,或許會想要用平板電腦來工作,然而,平板電腦可用的辦公室生產力軟體並不多,至少Microsoft Office 或是Microsoft Project 這種廣泛在桌上型電腦上流行的軟體並不多。
另外,由於平板電腦需要小且簿,使得在硬體上會有些限制,例如:無法像傳統電腦可以放置太大的記憶體、硬碟無法太大或者是高規格的顯示卡等等...再者,平板電腦上的軟體需要對資源的要求量更低,像是:記憶體要更少、安裝所需的硬碟容量要更低甚至不需要安裝直接以雲端作業的方式便可以執行應用程式,此外,像是:顯示的介面要求要更低,例如:盡可能以2D來取代3D…
總而言之,當我們站在第三人稱,並以該人稱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接著,再把這樣的思維套回到第一人稱,再重新思考原來的問題,便會出現另一個不同觀點了! 以微軟公司目前推出的Microsoft Project 2013為例,該產品的設計目標主要為時常需要移動辦公的專案經理,又或者,該專案經理所用的裝置為平板電腦,為此,他需要一台輕量級的應用軟體,並可以在任何時間與地點透過瀏覽器便能管控以及規劃專案,Microsoft Project 2013 的設計概念便是因應如此而生。
當我們清楚了解該軟體工具的設計目的後,接著,我們便可以加以評斷,這樣的設計目的是否符合我們的需要?或者說這樣的設計目的是否可以滿足我們1-2年的需求?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設計目的改變哪些行為?這些改變是否可以提昇我們的ROI或是競爭力?一旦我們一一分析並掌握這些答案後,我們便可以決定是否要進行購買的行為。
你也可以將多元觀點應用在專案中 分享這個小故事主要想告訴大家,在工作中,我們可能是被主管要求要負責某一項專案,接著,或許我們會簡單的收集需求,或是詢問專案所需的時程、成本、資源以及品質要求等等,接著便開始運作專案,如果我們不清楚該專案為何而戰,又或者如果我們沒有清楚的掌握推行這個專案的動機,或是隱藏在專案背後的動機,就不經意的開始執行專案,此時發生專案變更便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了!
最後,讓我們回到原點,以微軟公司的Microsoft Office 為例,你可能聽過或用過Office 2003、Office 2007、Office 2010甚至目前最新的Office 2013,你清楚每一個版本設計的目的嗎?或許我們可以回到當時的年代中再試著以多元觀點的角度來思考,你我便會更清楚的掌握了!